从“混”到“改”,地方水务企业改革之路在何方?
时期:2020/12/12 14:57:32 点击数:1753
提到国资,不得不说,在这次应对疫情过程中,国有企业勇挑重担,在应急保供、医疗支援、复工复产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同时,在**近几年的纾困民企大潮中,国资也热心出手相助,援助民企于危难之时。
不到两年时间,20余家民营环保企业引入国有资本,进行了“逆向混改”。其中有主动之为,也有被迫之选。
这边是国资入局民企的“逆向混改,另一边国资也在主动求变,推动自身的改革进程。比如,深圳市属国企深投环保引进深能环保、平安资本两大战略投资者,天津水务推进集团所属二级企业混改,先后转让旗下四家子公司等等。他们通过员工持股、引入基金、引入战投、推进上市等方式,来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企业影响力。
整体来看,水务行业这些年来在加速整合,集中度不断提升。
地方国企改革“新面貌”
近两年,环境产业出现了新的发展轨迹,一方面,以长江生态环保集团、中节能环保为代表的政策性央企的成立。另一方面,B方阵(区域环境服务商)迎来了发展机遇,国家的投资重心向B方阵转移,这表现为地方水务集团的扎堆成立,中国水网曾对此进行过报道。(相关阅读:24家省级“环保类”集团横空出世,偶然or必然?)
**近几个月又有一些地方水务集团诞生,比如四川省水利发展集团、淄博市水务集团、湖南省湘水集团有限公司、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、杭州市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、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等等。
从政府投融资整体规律来看,PPP(社会资本融资)和国家平台融资两者基本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。因此,这些地方水务集团的出现是政府投融资行为的又一次调整,国家平台融资再一次升温的表现,可以统称为B方阵的再一次变革。
同时,这些省级“环保类”集团成立之后也在内部开启了自身的改革探索。
比如,重庆环投集团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,先后成立了重庆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、重庆环投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工程治理有限公司、重庆环投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3家混合所有制企业。
另外,2019年辽宁省环保集团正式提出统筹稳妥推进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,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的工作目标。